跨越五十六年,从黄沙漫天到千里松林,凝聚着塞罕坝一代又一代人的汗水,也拥有许许多多或美好或悲伤的故事。7月25日,我院赴河北承德塞罕坝科学调研队前往塞罕坝机械林场纪念馆进行参观,深入了解塞罕坝发展五十多年成就千里松林的奇迹。
7月25日早晨七点,调研队队员们从围场县城乘大巴出发,经过两个小时车程来到塞罕坝机械林场纪念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与讲解下,队员们对塞罕坝整体的发展情况了深入的了解。在纪念馆里,队员们了解到了塞罕坝建设初期的“一棵松”故事,正是因为在黄沙漫天中的这一棵松,给了一代育林员希望。“今天有一棵松,明天就会有亿万颗松”,建设初期林场总局副局长刘琨老人这样说。在建设过程中,恶劣的气候环境,简陋的生活设施,偏僻的地理位置和闭塞的交通,缺乏合适种苗与相应种植技术,这种种都让治沙育林工作艰难且缓慢地进行;重重困难并没有抹去塞罕坝人“一棵松”的信念与希望,五十六年后的今天,这句话真正地实现了。塞罕坝成就千里林地,林地覆盖达百万亩,亿万棵树木矗立在这美丽的高岭。
队员们在了解塞罕坝发展历程时偶遇一位望海楼休工的工作人员,队员们向他表明来意,他热情地与队员们交谈,对队员们的实践活动行为给予了赞扬与肯定,并对队员们说“当今大学生是祖国建设的一股强劲力量,希望我们多进行这样的实践活动,了解老一辈的艰苦奋斗历程,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成归来建设家乡。”
了解到塞罕坝过往有多么荒凉,才更能明白现在千里松林塞罕坝的奇迹是多么伟大。2017年12月,联合国为塞罕坝颁发了地球卫士奖,奖杯就在展览馆中,队员们在它面前久久站立,为塞罕坝这一人工生态奇迹而感动。保护树木,保护环境,是每一名当代大学生的责任,千里林地,始于一木。
与休工望海楼工作人员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