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阳高照,天气正好,延安革命纪念馆前广场人流如织。来自全国各地的公职人员、青年学子等一批又一批地走进延安,走进巍峨耸立的革命纪念馆、走进绿茵浓郁的枣园、走进国槐飘香的杨家岭、走进不染清尘的梁家河……8月2日至8月10日,由我院优秀学生党员和团学干部组成的赴延安红色寻访调研服务队奔赴延安,响应国家对青年学子学习红色精神的号召,了解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
于延安革命纪念馆合影留念
在大多数人的记忆中,延安只是一个“革命摇篮”的符号,是黄土坡、是土窑洞。如今的延安,不仅有深厚的红色历史积淀,同时也在编织着自己的多彩生活。无数的人们来到这里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再把它带出黄土,散向祖国各地。
延安革命纪念馆内,6个展区、10个单元、5500多张照片、3.5万多件文物,一一向同学们诉说着革命的艰苦卓绝、胜利的来之不易。大家凝神聆听讲解员的讲解,驻足仔细观看这些弥足珍贵的革命文物,感悟“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实事求是”等延安精神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即使是隔着玻璃展柜,我也能感受到一股又一股壮烈与坚定扑面而来”,队员王健宇感慨到。
同学们走进革命纪念馆
1935年至1947年的13年间,正是在这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伟大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奠定了新中国的基石,培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一页,睹物思人,令大家感慨颇深。学生党员龙靖在参观结束后动情地说:“第二次来到延安革命纪念馆,我已经是一名中共党员了,对延安精神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是我党的传家宝,是民族的精神财富,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参观革命老照片
随后,队员们赶赴杨家岭,并参观了中共七大旧址和前领导人们旧居,并在七大旧址外聆听了刘金峰老师题为《延安时期水乳交融的党群干群关系》的小型培训会,加强了在场党员们的党性修养。
接受党性教育
本次活动使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了吃苦耐来、居安思危精神的重要性,增强了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团队指导教师韩梦璇也在活动结束后谈到了作为老师的感悟:“纪念馆的结束语中有句话令我印象深刻:历史长河奔涌不息,改革发展任重道远。作为青年教师,更应当在高校思政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推进中发挥力量、燃烧热情,用最热忱专注的心培养新一代社会主义接班人。”
于七大会址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