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1日,教育部组织专家在西安对我院昝林森教授主持的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奶业重大专项“西北农区(陕西)奶业现代化生产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2002BA518A17)成果进行了鉴定。
1. 研制开发了以淫羊藿提取物为主要成分的奶牛新型冻精稀释液配方,应用该配方冻精解冻平均活力达到0.50以上,形成了新的冻精生产技术体系;研发了奶牛同期发情和超数排卵的药物配方,使同期发情率达到88%以上,供体牛每次头均获可用胚胎6枚以上;完善了奶牛活体采卵、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冷冻保存技术,奶牛每周采卵2次的获卵数为5.0±0.5枚;改进了奶牛胚胎体外生产技术和早期胚胎性别鉴定技术,卵母细胞体外培养囊胚发育率达32%~38%,囊胚冷冻后存活率为34%~43%;初步揭示了奶牛双胎性状的分子遗传机理,为双胎性状的标记选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2. 研制开发了《奶牛高效规模化饲管电脑诊断系统软件》,示范推广了《奶牛场动态管理(DDM)系统》,制定了陕西省地方标准《荷斯坦牛标准综合体》,研制生产出奶牛营养调控型系列预混料33个品种,筛选了20套奶牛优化饲料配方,形成了奶牛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
3. 筛选并推广了4个高产紫花苜蓿品种,3个青贮玉米新品种,1个饲用高粱新品种和2个高产黑麦草新品种;提出了6种饲草优化种植模式;开发了一批治疗乳房炎的中药制剂、秸秆果渣发酵剂;筛选并研制出了5种中药散剂和药贴;开发了奶牛乳房炎快速诊断试剂盒;建立了奶牛重大疫病预警系统。
4. 研制并中试生产了鲜奶质量快速检测仪及掺假速测试剂盒;筛选出三株耐高温乳酸菌,并开发出新型高效活性乳酸菌奶粉。
5. 以宝鸡、杨凌、咸阳、西安、渭南为轴线,兴建优质奶源基地。先后培育了区域性产业化示范企业30个,建立了53个奶牛养殖小区。到2005年底,示范基地奶牛总存栏数达9.3万头,其中核心群成母牛平均单产6603.7kg,比课题实施前增加了17.4%;组建了高产奶牛核心群,5531头平均单产达8572kg。课题实施期,辐射带动区成年母牛单产水平提高了20.1%。课题实施四年来,累计新增产值13.66亿元,直接经济效益达4.50亿元。
6. 课题组申报专利17项,授理17项,授权7项,发表论文84篇,出版专著4部,培养研究生23名,制定标准26项,研发软件4套。
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成果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推广应用价值,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