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5cc金沙总站(中国·VIP认证)检测中心·BinG百科

学校主页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快速通道

您现在的位置: 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 通知公告» 转发:关于印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十四五”教材建设规划》的通知

转发:关于印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十四五”教材建设规划》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1-12-27     浏览次数:

     


各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十四五”教材建设规划》已经2021年12月15日党委常委会会议研究通过,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年 12 月 23 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十四五”教材建设规划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教材建设的要求,落实全国教材工作会议暨全国教材建设奖表彰会精神,充分发挥教材在服务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和学科发展的重要作用,全面提高学校教材建设质量,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建设基础

(一)主要成就

“十三五”以来,学校高度重视教材工作,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一流本科教育和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不断完善教材管理体制,强化教材建设激励机制,注重教材质量导向,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新的教材管理体制初步确立,全面加强了党对教材工作的领导,成立了教材委员会,恢复设置了教材科,建立了教材专家库,为教材建设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二是管理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出台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材管理实施细则》等文件,建立了教材编写、选用和审核制度,建立了全流程把关机制,促进了教材工作全面、规范、稳健发展。三是教材建设激励机制更加完善,建立并完善了“编写有规划、申请有支持、出版有规矩、选用有要求、成果有奖励”的“五有”工作体系,完善了以质量为导向的教材建设激励长效机制。四是教材建设规划项目数量大幅度增加,加大了对优势学科系列教材、新兴交叉学科专业教材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等高水平专家教授主编教材;先后立项校级规划教材179种,入选省部级规划教材124种。五是教材质量水平不断提升,公开出版教材166种,其中修订和新编国家级规划教材、省部级规划教材和行业规划教材70种;获陕西省优秀教材奖18种,全国农业教育优秀教材奖14种,这些成绩位居陕西省高校和农林院校前列。

(二)问题与不足

“十三五”期间,尽管我校教材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有了长足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对教材建设的重视度还不够,尤其是部分高水平教师对教材编写的精力投入不足,精品教材建设意识不强,多版次的优秀经典教材偏少;二是新办专业教材建设还不完备,实验实践教材和新形态教材建设缓慢、数量不多;三是教材编写选用评价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部分课程仍然选用比较陈旧教材的现象。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适应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新要求,紧紧围绕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规划,统筹本科、研究生教材建设,坚持守正创新、打造精品,深化教材建设与管理改革,持续提高教材建设水平,注重教材选用质量,形成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立足国际学术前沿、体现学校特色的高质量教材体系,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1. 思想引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进教材,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思想观念、理想信念教育有机融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守正创新。守望学校优良教学传统,传承优秀教材建设成果,激发历史沉淀的经典教材新活力,汲取教材建设经验,固化教学改革成果,面向未来加快教材改革创新,建设新领域、新内容、新形态教材。

3. 打造精品。紧扣“双一流”建设目标,加强本科和研究生课程、教材统筹规划,注重质量导向,聚焦重点,拓宽宣传、推广与应用渠道,建设一批基础好、体现学校办学优势、能得到学界广泛认同和使用的精品教材。

4. 突出特色。瞄准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聚焦未来农业发展重点领域,以专业教材建设为主导,支持新兴学科专业的教材建设,支持体现地域、区域优势的课程教材,支持在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和信息技术运用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的教材。

5. 编选并重。强化教材管理,完善健全、科学、高效的校、院、基层教学组织三级管理制度,分级负责教材规划、编写、审核、选用和评价,推进教材管理信息化,着力提高教材选用和建设质量,确保高水平教材进课堂。

三、建设目标

未来五年,每年修订、新编教材40种以上(其中研究生教材10种);原则上国家级一流专业5年内修订、新编出版国家及省部级规划教材不少于4种,其他专业不少于2种,全校五年内出版国家及省部级规划教材150种左右;新增入选国家级规划教材15种以上,获国家级优秀教材奖2种以上、省部级优秀教材奖20种以上。

通过“十四五”的努力,学校教材建设水平显著提高,管理体制更加完善,保障机制进一步健全,教材育人功能显著增强,师生对教材的满意度显著提高,形成适应我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目标的优质教材体系。

四、重点任务

(一)推行教材项目库建设,优化教材体系

根据学校教材建设总体规划,制定教材建设项目库规划,持续推进校级教材立项建设。

通识教育教材建设。服务“通专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结合优质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出版一批“大国三农”系列教材、耕读教育课程教材;配合德育、美育和体育工作推进,建设深度和广度兼备的通识课程教材。

基础课程教材建设。服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结合教学理念革新、教学内容优化及教学方法创新,以提升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为目标,建设基础好、适用范围广的基础课程教材。

专业课程教材建设。结合专业内涵建设,系统设计专业课程教材体系,注重专业领域空白教材建设,打造具有学科竞争力、适应学生系统学习的系列专业课程教材;支持全英文、双语教材建设,支持引进或翻译出版反映学科专业或行业发展前沿的境外优质教材。

实验实践教材建设。围绕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着力建设体现教育改革创新的实验、实习、实践类教材,原则上独立设课的课程和大于16学时的实验实习课程均使用公开出版教材;支持与知名企业联合编写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的创新创业教材。

交叉学科教材建设。紧盯科学发展前沿,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发挥学校和区域地域优势,支持编写智慧农业、智慧牧业等新兴专业的课程教材;支持编写一批农学交叉、农工结合等方向的系列新农科教材;服务“一带一路”,支持编写一批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新文科教材。

(二)实行教材精品化建设,彰显学科特色

精选教材选题,精心培育编写队伍,精心组织教材编修,推出一批省部级、国家级规划教材,推动教材建设持续滚动发展。修订经典教材。对使用年限长、团队水平高、建设基础好和使用影响广的教材,及时纳入规划修订,更新内容,提升教材在学科专业内的权威性、引领性、传承性与广泛影响力,打造多版次优秀经典教材。梳理多年未更新或修订的历届入选国家规划教材或使用效果突出的优秀教材书目,由学院挑选动员合适人选主持修订工作,保证教材的可持续发展。

打造优势教材。结合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引入学科专业前沿内容,打造反映我校学科优势、体现地域区域特色和学校特色的系列教材。重点支持建设国家级一流专业、一流课程教材、国家名师主编教材以及国家级教学成果支撑的教材。

推进新形态教材。围绕教学综合改革和课堂教学方法创新,配合混合式、研讨式、案例式、项目化等教学方式,建设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多种介质综合运用、表现力丰富的新形态教材。

(三)加强队伍建设,打造高水平教材团队

充分调动高水平教师编写教材的积极性,逐步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年龄梯队、学缘结构合理的教材编写队伍。支持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国家级课程负责人、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得者等高水平专家教授主编教材,鼓励中青年教师以多种形式参与教材编写。倡导结合教材团队实际,实施符合梯队建设要求的双主编制,在实践中培育高质量团队,保证教材建设的可持续性。

(四)推动教材评优,树立示范引领标杆

建立完善的优秀教材评选和奖励办法,持续推动校级教材评优评奖活动,鼓励广大教师编写高水平教材。学校每两年进行一次校级优秀教材评选,并积极做好国家、省部级等各级优秀教材的推荐、参评工作。加强对我校优秀教材的宣传推广力度,展示教材建设取得的成果,发挥优秀教材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五)建立教材研究基地,推进教材研究建设科学化水平

建立教材建设研究基地,结合教材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围绕涉农教材建设的基础理论、实践应用、发展方向开展系统研究。设立教材建设研究课题,鼓励广大教师和教学管理工作者积极参与教材建设,深入开展教材建设与推广方面的研究,不断提升教材建设科学化、专业化水平。

(六)健全体制机制,落实教材建设管理国家事权

进一步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教材管理体制。建立系统完备、科学规范的教材管理规章制度,强化职责分工,完善以质量为导向的教材建设激励长效机制,完善教材编写审查、遴选使用、质量监控和评价机制。严把教材建设和选用政治关和学术关,进一步提高优秀教材选用率;严格落实学生上课必须持有教材。推进教材管理信息化,提高教材管理质量与效率,促进教材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对教材工作切实负起领导责任,定期研究教材工作。教材委员会加强对教材编写、选用和质量监督等建设工作的宏观指导;教务处和研究生院要全面做好教材项目立项、选用、优秀教材评选、使用推广等工作的组织实施;各学院切实承担教材建设选用的主体责任,做好本学院教材建设的规划、编写、选用、审核和评价工作。

(二)加大激励保障

学校统筹教育教学改革专项经费,加大资助力度,对纳入规划立项的教材实行扶优政策,省部级规划教材及学校重点规划教材资助出版费用。学院统筹相关经费,多渠道筹措教材建设经费。落实鼓励政策,建立激励机制,将教材建设成果与科研成果同等对待,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岗位聘任、津贴分配等方面落实对教师编写教材工作的认定和奖励举措。落实教材审核专家工作量认定工作。

(三)加强培训指导

加强对教材编审人员培训与指导,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国家和陕西省举办的关于教材编审人员的政治理论、政策法规、业务能力等方面的培训。组建教材专项培训团队,面向所有教材编审人员开展培训和各类教研活动,加强经验交流,提升教材编审质量。

(四)强化督查反馈

建立专家评审、教师评价、学生评议相结合的公开、透明的教材质量评价反馈机制,将学生在上课教材持有率纳入教学检查和学院年终教学状态评价的主要内容之一。建立教材编写、选用跟踪调查制度,定期对教材工作进行评价、对教材质量进行抽查,优化教材结构,促进教材质量不断提高,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


6165cc金沙总站(中国·VIP认证)检测中心·BinG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