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有学者曾根据一项实验提出了“破窗效应”理论:如果某建筑物的窗户玻璃碎了,又得不到及时维修,人们就可能受到暗示和诱导去打碎更多的窗户玻璃,而这些破碎的窗户会给人们造成一种混乱无序、无规则可循、麻木不仁的心理感觉,导致更混乱的局面。“破窗效应”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出现,都会传递某种负面信息,负面信息蔓延开来会形成不良环境,而这种不良环境又会对人们产生诱导,致使更多人产生不良行为。
近年来,我国高校的学术不端行为时有发生,被媒体曝光的论文抄袭事件、粗制滥造的科研成果为数不少,这些都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学术不端行为之所以屡禁不止,固然与某些科研人员缺乏学术道德有关,但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破窗效应”。要防止学术不端行为,除了不断提高科研人员的学术道德水平,还应从改变不良环境入手,防止不良环境对科研人员的暗示和诱导。而要改变不良环境,就应从改革和完善学术评价体系入手。
当前,我国高校学术评价体系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量化考核。从人才培养和科研管理的角度看,量化考核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用数量来说话,减少了学术评价中的个人主观因素,避免了一些争议,至少能达到某种形式上的公正,也方便了管理操作。但问题是过于依赖量化考核,把科研人员的科研考核、职称评定、项目结题等,都与论文数量硬性挂钩,就很容易导致科研人员为了完成“量”而忽视或牺牲“质”。尤其是当前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高校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高校要在竞争中站稳脚跟,获得重点学科、重点项目等,就要完成一些刚性的量化指标,而这些指标最终又落到科研人员身上。这就进一步加剧了科研人员对“量”的追求。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有的科研人员热衷于“短、平、快”的项目,成为“课题专业户”、“学术包工头”。而当他们“以量取胜”的策略在量化考核中大获成功后,就会对其他科研人员产生暗示和诱导,引发“破窗效应”。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一些缺乏学术道德的科研人员便有了种种学术不端行为。
量化考核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但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学术活动有着自身的独特规律和实施方式,过于依赖量化考核必然会产生许多问题,引发“破窗效应”,对我国的科研和高等教育事业产生不利影响。对于量化考核,身处其中的一些科研人员早已认识到其弊端。有学者指出,所谓“数字面前人人平等”,表面上公平合理,其实忽略了精神创造的特殊性,客观上诱惑学者走上粗制滥造之路。对此,相关管理部门也有清醒认识,提出要改革和完善学术评价体系,从重视论文数量向重视论文质量转变。这些思想认识上的变化,对于构建科学公正的学术评价体系,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改革和完善学术评价体系,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遵循学术发展规律,尽量不搞“一刀切”。在国外,实行同行评议和建立第三方中介机构对高校的科研水平进行评价,是比较普遍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可喜的是,近年来我国一些高校已经开始尝试不同的学术评价方式。比如,有的高校在职称评定中实行“代表作”同行评议制度,有的高校以“原创奖”倡导学术创新,有的高校开始构建“不唯数字论”的学术评价体系。我们期待这些尝试能成燎原之势,形成良好的学术评价体系,防止“破窗效应”对我国学术发展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