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5cc金沙总站(中国·VIP认证)检测中心·BinG百科

学校主页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快速通道

您现在的位置: 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 学院动态» 教育部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专业虚拟教研室举办系列学术报告和教学研讨会

教育部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专业虚拟教研室举办系列学术报告和教学研讨会

作者:赵丽丽        发布日期:2022-10-16     浏览次数:

     

近期,教育部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专业虚拟教研室通过虚拟教研室平台举行三场学术报告与教研讨论会。虚拟教研室成员、产业教师和智牧专业学生共二百余人参加了会议。三场会议均由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专业虚拟教研室主任姚军虎教授主持。

图片1.jpg

9月16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冯宪超教授以《组织结构化细胞培养肉关键技术研究》为题,为广大师生进行全面系统的讲授。冯宪超教授以减少传统畜牧业被动式快速增长引起的土地、水、粮食等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和经过人工定向诱导、精准控制营养成分来制造出不同品质的肉制品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为切入点,从畜产品的净进口量和养殖业的粮食消耗等角度,剖析了细胞培养肉技术研究的重要意义和应用潜力,并着重在支架的选材、制作工艺、性能优势,到种子细胞的附着生长、分化成熟,再到结构化培养肉的品质评价等方面,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团队利用3D支架技术获得的多项动物细胞培养肉研究领域的科研成果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与会师生围绕细胞培养肉的制作工艺、成本以及安全性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图片2.jpg

9月30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宋怀波教授带来《基于机器视觉与深度学习的奶牛运动行为监测方法研究》学术报告。报告以奶牛养殖业中的重要监测需求为目标,基于智能识别技术与目标跟踪技术,开发和运用智能监测体系对奶牛的呼吸、跛行、发情、反刍、基本运动等行为进行了系统的监测与分析,向大家展示了这些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给养殖业和学术领域带来的便利和优势,并针对相关关键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展望。这场精彩纷呈的报告引起了教研室内许多老师和本专业学生极大的兴趣,报告结束后,教研室的各位教师就本场报告所涉及的内容如何具体在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学和科研中开展、如何充分融合跨专业教学内容和如何使本专业教学手段多样化发展进行了充分地交流和讨论。

图片3.jpg

图片4.jpg

10月13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与工程学院院长张宏鸣教授带来了第三场精彩报告,从畜牧业中的软件开发与应用层面向大家介绍了《智慧化养殖方法研究与探索》。张宏鸣教授团队通过与养殖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深入了解了我国目前肉牛规模化养殖中存在的难点和痛点,并希望综合运用信息化技术加以解决。张宏鸣教授团队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联合肉牛场现有摄像头和传感器,全方位地识别肉牛体况和各种行为,实现肉牛养殖环境的智能控制和饲料的高效利用。他们利用养殖场的监控视频,建立了肉牛目标监测数据集、肉牛单目标和多目标骨架提取数据集等,进一步建立NC-YOLO模型,并统计肉牛关键点分布信息提高识别动物行为特征的精准度,服务于大型牛养殖场的精细化管理和精准饲喂。

图片5.jpg

图片6.jpg

姚军虎教授表示,智慧牧业与科学工程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其重要的特征就是学科交叉,在智牧专业人才培养中要积极融入畜牧学、信息技术、农业工程等学科,密切联系我校信息、机电、食品等学院,并与企业开展全方位积极合作互动,紧紧围绕虚拟教研室建设的“三个目的”:探索教研新形态、构建教学发展共同体、共建优质数字资源,发挥每一位成员的优势,开发团队的集体智慧,建设高阶性核心课程、打造一流教材体系、汇聚一流师资队伍、构建核心实践项目推动产教融合,将智慧牧业建设成为有高度、有特色的一流学科,培养出一流畜牧专业人才改造传统畜牧业,我们的学科发展将为现代畜牧业养殖带来一个新的高度。

编辑:郭超     终审:赵运良
6165cc金沙总站(中国·VIP认证)检测中心·BinG百科